最近,我越来越感叹,租赁公司只是一个陪跑的过客!
还记得几年前网约车兴起的时候,一线城市的租车公司,传统租赁公司,有50台车资产,也算是很牛逼的公司了。员工不到5个,在一个不大的办公室,操作的都是传统的政企单子,稳定,舒服,每年做十几台车,非常稳定的生意。能超过100台车的租赁公司,用手指也可以数出来了。
网约车来了,给租赁公司带来了机会,很多传统的租赁公司变成了网约车服务公司,从传统的租车行业转变成新兴的网约车行业。
网约车,有着互联网的打法,节奏快,变化快,试错成本高!但也给租赁公司带来了惊喜。
原来下单只是买几台车,现在动不动订车就是100到1000台,订金照转。公金融公司开绿色通道,司的资产迅猛增加,只要你有单子,就能买车。
以前十年都做不了200台车,现在一年就能干,这还是少的,一年1000台,都 不算多。整个行业都在澎胀,老板们都在讲故事,拉投资,这好,那好,还没喝上,就天下是我的,只要有钱,我就能拿下。这行业重资产,你有几百万扔下去,水花都看不到。200台,什么概念,一台车十几万,差不多3000万。
可以在深圳买几房子了。为了投资产,看不少公司的股东押房的押房,贷款的贷款,一切都是为了体量。一个字“勇”!这几年走过来,眼看着这些租赁公司,在迅速做大,再也不是当年几十台车的小公司了。都是数百台车资产的公司。但是,相对于主机场来说,这些公司都 是小儿科,太小了,只是他们的一个零头。
他们出现在行业的姿态,动不动就几千台。更有几万台的大卡。关键还是平台合资的。合资队,国家队进场了。
很多都是自带平台,或整合平台。这个时候,孤儿租赁公司生存的空间在哪里呢?想下船,也没门,而且将来面对政府更严格规范的要求,他们又做好准备了吗?新兴的行业,走得太急了,很多租赁公司都没能坚持下来,在这个行业就是这样,每年就是一大变,每次变进了是从头开始,每年都有N多同行退出,总有不怕亏钱的门外汉进来。
没有后台支撑的租赁公司注定只是一个过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