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先是部门leader在team里的‘打招呼',再是接到HR的邮件通知。”某滴滴打工人,这样对前来打探消息的朋友,介绍其了解到的细节:“等了大半年,也算是‘靴子落地'了。”
这场开年大裁员,始于今年1月中旬,由公司内专司负责创新的R-Lab部门为始。该事业部于2017年成立,主攻方向最初为滴滴小巴,后加入了外卖业务。
早在2018年的危机中,滴滴就曾有过大规模减员措施。但当时“幸免于难”的R-Lab事业部,却未能逃过这一次,遭到了整体裁撤。根据从内部了解到的信息,部门内部分留存人员,将被并入国际化部门。而原事业部总经理罗文,也将调任并“专注负责滴滴造车的产品”。
这次大裁员的规模,被滴滴的决策层设定在了20%。虽然对于不同的部门来说,减员的比例并不完全的一致,但根据内部消息,“现有的各职能部门和主要业务线,都需要背上这个两成的裁员指标。”
而所有业务板块中,唯一没有背上裁员指标的,只有自动驾驶业务了。当然,该部门能够独善其身,可能和其早在2019年就被分拆成独立子公司也有一定的关系。但另一个原因,显然是其蕴含的价值。
份额还剩七成
有人说,滴滴并未受到上市风波太大的影响,至于去年7月初,官方发布的那份《关于下架“滴滴出行”App的通报》,实际上早已作废。
这话既对,但也不对。
一方面,《通知》确实没有封住滴滴的业务。尽管几乎全部APP都遭到强制下架处分,同时也禁止新用户注册,但滴滴实际上早已通过微信小程序、支付宝小程序,维持住了现有业务。
小程序对于遭到“处分”的滴滴而言,俨然是在“借尸还魂”。
而即便新用户无法注册,但实际按照事发前的市场占有率来说,国内会用到滴滴的用户,该注册早就已经注册过了。而小程序一样可以登录账号,获得各类注册用户应有的功能。
总而言之,在官方看似无情且严苛的临时处置措施背后,滴滴正通过规定未提及的“灰色地带”,一直维持着业务运营,且市场排名也依旧如故。
然而问题也同样摆在这里。
而如果滴滴想要继续发展,那么仅仅靠融入微信、支付宝内的小程序,注定是不行的。
且不说可能存在的收益分账问题,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这两个平台提供简介服务,意味着自己的全部核心数据,包括用户账号、接单数据、日活等等,几乎全对着腾讯和阿里,摊了个“明牌”。
而小程序在功能和进入便捷性上的诸多不完善,也正令滴滴不断“失血”。
根据去年5月份,滴滴发布的招股书,其上一月的网约车业务日均成单数,竟高达2500万。而这个数字,占据了全国网约车市场,近九成的份额。
然而到了今年1月,根据业界公布的信息,其日均成单数已下降至不足2000万。市场份额,也降到了七成上下。
总之,凭借小程序这个“后门”,滴滴并没有出现业务崩盘的画面。然而若官方下达的各种措施一直没有解除制裁,即滴滴出行APP一直无法重新上架,那么滴滴的中远期发展受限显而易见。
从烧钱大战说起
“今日之果皆是昨日之因。实际上,滴滴的现状,早在8年前便已经埋下伏笔。”
2014年,滴滴与昔日的主要竞争对手快的打车首次爆发了“烧钱”大战。当时,两家平台各拥资本,通过持续发放补贴的方式,试图压垮对手。其力度之大,被当时的媒体戏称为打车平台间的“天价补贴大战”。
打车软件间的“第一战”
仅仅大半年时间,这场大战即走向终结。2015年2月,滴滴和快的打车突然宣布握手言和,并公开了合并计划,宣布共同建立滴滴出行平台。国内网约车平台,由此迈入了一家独大的时期。
但很快,国际巨头Uber开始进入中国市场,硝烟尚未散尽的“天价补贴大战”,很快便开启了2.0版本。
从2016年时断时续,一直打到了2017年末,滴滴和Uber各自发出了上百亿元规模的补贴,直到2018年6月,滴滴再次宣布与Uber中国业务合并。
在吞下了Uber的国内市场份额以后。滴滴已经成为了一个巨无霸式的存在。从2018年7月起,一直到去年10月,其长期独占了国内网约车市场80%~90%的市场份额。行业内的老二、老三和老四,通常加一起也只能分享剩下8%~10%的份额。
然而资本不是来做慈善的。
其愿意源源不断提供融资去“烧”,乃是为了帮助企业垄断市场,进而在将来连本带利把砸出去的钱收回来。这就意味着,当滴滴击败多数对手取得垄断地位后,它就必须要尽快考虑盈利的问题,对此前源源不断向其输血的资本投桃报李。
然而其中的悲剧在于,两次浩浩荡荡的价格大战,使得国内网约车用户对各类“补贴”产生了依赖,薅羊毛已被当作了习惯。而这一习惯的恶果就是,乘客对平台的黏性,变得非常之低。
这就类似电商平台,用户在拼多多和淘宝间反复横跳,谁给优惠券就在谁那买一样。
对于平台来说,这一状况也使得通过逐渐提高服务收费来实现盈利,变得难上加难。
用利润率数字说话
既然无法从乘客方面开源,那么司机成为了仅存的可供“盘剥”的对象。
自2019年末起,滴滴开始不断提高对司机的抽成。至2020年末,部分订单抽成甚至超过了30%。根据2021年5月清华大学发表的《中国一线城市出行平台调研报告》显示,滴滴对于快车、专车等业务的抽成比例,均值已经达到了27%。
而面对当时广泛的质疑,滴滴官方曾经发表过声明,来专门回应抽成问题。声明中表示,平台支付给车主的金额占乘客应付金额的79.1%。
在20.9%的抽成中,有10.9%会用于为乘客补贴优惠,所以在扣除平台自身经营成本以后,最终获得的利润仅占3.1%。
简而言之,补贴还是得继续的,但是麻烦司机来负责出钱了。
当然,即便玩这种“羊毛出在狗身上,猪来买单”的把戏,仍旧是无法对股东和投资人实现足够回馈的。所幸企业能够在现代金融体系下,还拥有另外一条回报渠道——上市。
然而考虑到滴滴所掌握的国内出行大数据,官方虽然对其上市的意愿表示了支持,但却对数据安全提出了要求。但此时,滴滴的上市已是箭在弦上。
于是2021年6月30日,滴滴于纽交所以前所未有的低调方式挂牌。用“独走”的方式上市了……
从挂牌到开始走退市程序,仅仅156天而已
但低调也终究未能“保平安”。最终,上市仅仅156天后,滴滴就被迫启动退市工作。
然而纽交所也并非想来就来,要走便一走了之。
想要全身而退,股票回购价格就显得非常的关键。毕竟,目前滴滴的股价则徘徊在4.5美元以下,而其IPO价格,每股却高达14美元。
若依据当前股价来执行退市回购操作,必定引起更多投资者的愤怒。作为一个讼棍横行的国家,美国那些专门承接证券欺诈诉讼的律所,想必也非常乐意能代理这类的官司,去法庭上给滴滴“放放血”。
而若是按照14美元的价格来,势必将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。须知,为了应付可能面临国内监管方可能会开出的巨额罚单,滴滴已经预留了100亿人民币的现金。
而这也就是为什么,滴滴出行公号在宣布启动美股退市的同时,表示要同步赴港上市的原因。因为成功在港股上市,已经成为了滴滴的唯一出路……
几乎所有大企业,在裁员时都会扭扭捏捏,以尽量回避使用“裁员”等字眼。
例如,某手机厂就通过强行设置年末考核10%的“不合格”比例,来进行大规模人员裁撤。而更为可笑的是,当有媒体指出这一点时,该企业还强行宣称这是“员工因业务能力不匹配而被淘汰”。
然而这一次,滴滴在有所动作时,却并未见有反馈或者“澄清”。当“传闻-辟谣-反转”的循环让吃瓜群众见怪不怪、审美疲劳之后,企业巨头们面对一些负面消息,不再遮遮掩掩,而是一任风雨。
对于滴滴公司而言,要想渡过难关,首当其冲的便是一个钱的问题。而想要解决钱的问题,无非是开源或者节流而已。而正如上文所述,涨价是现阶段滴滴不敢也不能为之的事情。于是,节流就成为了仅剩的选项。
而通过裁员来进一步缩减开支,也成为了滴滴的决策层,当前少数几个相对可行的举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