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近两年网约车经营数量大规模增长,一系列矛盾逐渐暴露出来,这个新兴行业面临转型。
5月19日,交通部公布了最新数据,截止2020年4月份,全国已发出网约车运输证95万余张,网约车驾驶员证208万余张。
而仅仅作为龙头企业的滴滴出行司机就高达1100余万,网约车合规化道路还很漫长。
值得一提的是,7月15日,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文件,正式进行网约车经营权公开招标。
招标方式为摇号,具体招标方案公示7天,共计799台车指标。
其中对招标条件做了详细的规定,申报人为企业的,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网约车经营条件,申报人为个人的,必须拥有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》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》。
该文件下发预示着网约车经营从平台逐渐向政府监管转变,网约车经营数量也进行了严格限制。
此前,东莞、长春等全国多个城市已经停止了网约车经营申请,原因很简单,车太多了。
高达几千万的兼职网约车想要全部清理出市场尤为困难,但从指标入手,限制办证不得不说是一条可行的道路。
而这一幕,与三十多年前出租车进入市场时的情况极其相似,通过政府招标获得经营权,进行营运。
唯一不同的是,出租车经营权招标的条件随着行业不断发展逐渐完善,只有经营服务质量高的企业或驾驶员才能继续申请经营。
而此次网约车招标的方式却是摇号,简而言之就是抓阄,这种随机性很强的招标方式,很难体现公平和企业之间的竞争。
而且容易导致服务质量差,甚至可能会出现携款跑路的公司拿到很多指标的情况。
事实上,网约车的经营方式并没有舆论宣扬的那么先进,无非是电话叫车的一种出行方式。
随着网约车经营权招标的开展,已经与传统出租车无异,而传统巡游出租车不仅可以巡游,还可以网约。
如今,大部分出租车司机都已经入驻网约车平台,进行双向接单,进行融合发展。
相比于只能手机打车的网约车,现在的出租车才是真正的新业态,融合发展,推陈出新才是行业进步的根本途径。
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,网约车数量大幅缩减已经是必然现象,全国出租车数量最多的北京才6万辆左右。
而一线、二线城市的网约车平均保有量已经达到10万辆甚至更多,在当下地铁、共享单车、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,饱和的网约车只会造成城市道路堵塞,不会有任何便利。
理性、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,野蛮生长只会加速平台的灭亡!